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古代帝王的各种称谓

古代帝王的各种称谓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里所说的三皇五帝,均是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为何称为“皇”和“帝”呢?

 《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地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尔雅•释诂上》:“皇,君也。”“帝,君也。”清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皇,大也。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家,故三皇称皇。”“皇”和“帝”都是君主、帝王的称号,二字相连也是君主、帝王的合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德合天者谓之皇,合地者谓之帝,合人者谓之王,父天母地,养人理物谓之皇帝。”

 “皇帝”一词,早在《尚书•吕刑》中就曾出现过两次:“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中也曾出现“皇帝”一词:“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则是指的三皇五帝,尤指黄帝。而“皇帝”一词作为封建时代君主的正式称号,起源于建立了秦王朝的嬴政。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嬴政为了彰示自己功过三皇、德盖五帝,便以“皇帝”来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自此,迄至清朝末代皇帝宣统,均沿用“皇帝”作为君主的专用称呼,前后达两千余年。
   封建君主除了“皇帝”这个称呼之外,还有许多专门的替代称呼,现分类列举如下:

皇帝的自称

 “朕”这个称呼在上古时,是很普遍的自称,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尚书•皋陶谟》:“皋陶曰:朕言惠,可底行。”《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上古贵贱皆自称朕。”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群臣在议尊号时,李斯等人建议“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此以后,这个贵贱通用的称呼便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了。

 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吕氏春秋•君守》:“君民孤、寡,而不可障壅。”注:“孤、寡,人君之谦称也。”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

 原是先秦时王侯的自称,见上条引《吕氏春秋•君守》及注。秦朝以后沿用为皇帝的自称。

不谷(穀)

 古代君王的谦称。《战国策•齐四》:“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新序•杂事一》:“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退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朝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是以有忧色也。’”

寡人

 原是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左传•隐公三年》:“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民不加多。”朱熹注:“寡人,诸侯之称,言寡德之人也。”自唐代之后,“寡人”一词成了皇帝的专用自称。

予一人

 商代皇帝自称“予一人”,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皇帝的自称。《尚书•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礼记•玉藻》:“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孔颖达疏:“予,我也。自谓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与物不殊,故自谦损。”也有称“余一人”的,《左传•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孔丘卒。公诔之曰:‘昊天不弔,不憗遗一老,俾屏余一人在位。”但“予(余)一人”这个皇帝的自称一般用在王发表的诰、命等讲话的时候。

予小子

 是古代帝王在先王死后还服丧期间的自谦之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尚书•太甲中》:“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这是商王太甲的自称。《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这是周成王的自称。
                                                                                                                                            来源:中国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