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疯狂的(文本)族谱

疯狂的(文本)族谱
  

时间:2006-9-14 1:01:27 来源:东方今报  殷晓章   
    【一人仨爹,父子同辈,四岁当娘】
    【一本《孙氏族谱》错误百出】
    【民间渐有修族谱热,出钱多的可以上照片,不出钱的就不是族里人?】

【核心提示】

    两年来,禹州市顺店镇柳河村孙姓族人的平静生活被《孙氏族谱》打破了。
    族人发现,因为编书人的不负责任,族谱中出现了一人仨爹、父女相配、父子同辈、8岁当爹、4岁当娘、女儿比父亲大7岁等各种错误267处。于是,12名原告把族谱的主编告上法庭。据悉,这起因族谱内容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引起的诉讼在全国尚属首例。
    专家指出,编修族谱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族谱热”背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族谱风波】 乍起
    族谱上“一人有仨爹、父女乱相配”,一位退休干部看后哭了两天
    禹州市顺店镇柳河村是一个2000多人的村庄,其中孙姓有900多人。
    9月6日下午,孙风朝指着一本浅黄色的《孙氏族谱》说,这书印出来后,平静的柳河村就炸开了锅,再也没有安生过。
    他说,2003年3月,在本村退休干部孙德库和孙树青等族人的倡导下,《孙氏族谱》的编撰工作启动。孙德库自荐任主编,孙树青、孙玉川和孙风朝也积极参与。
    在编写过程中,孙风朝等发现有人凭个人好恶对族人任意褒贬,对历史随意捏造,还有意向族人摊派费用。孙树青、孙玉川和孙风朝三人便退出编写组。
    据孙风朝介绍,“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收取族人1.26万元。2003年底,400本《孙氏族谱》印了出来。除发给本村的族人外,另有少量书被送至许昌、襄县、深圳等地。因为编书人的草率和不负责任,族谱中竟出现了严重伤害族人感情的荒唐错误。
    一位退休干部看后哭了两天,族谱上他母亲比他姐大9岁,儿媳比他孙子大9岁。另外,他父亲名字写错,爷爷、儿子年龄写错。
    还有一位患病的老人,看到族谱上写他有三个父亲,他看一次哭一次,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孙风朝等人通过仔细查找,发现乱辈、乱配、年龄乱写等错误267处。他们写的《透视族谱》统计:写成一人有仨爹的1处;一人俩爹的3处;父女相配、兄妹相配的各1处;父子同配一人的1处;把妻子写成妹子的有1处;父子写成同辈的有6处。还有父亲比儿子、女儿大69岁,1岁就参加工作的错误等。
    他们认为,这样的荒唐事出自曾任禹州市档案局局长的孙德库之手实在不应该。
    【族谱风波】 辩护
    有的是村民填错了,有的是校对核对错了
    采访中,记者多次和孙德库联系,但他不愿接受采访。
    他向法庭提交的30份书证证明,一部分错误是族人填表时自己不小心填写错的;一部分是校对人员核对错的。此外还证明,此书是“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所编写,集体校对,属于集体责任,不是他个人行为。
    在记者采访时,他也没有向法庭递交答辩状。
    在顺店镇柳河村,一位孙姓村民说,“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的成员是他们自己任命的,没有经过孙氏族人选举,有的根本不识字。对此,“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主任”孙麦圈也承认,“程序过于简单”。
    另一位村民说,他写的底稿没错,是校对不细心搞错了。“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的人把他家那本家谱错的地方撕掉,粘上新的。可是新的又错了,上边没有他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子的名字。
    “族务委员会”成员的孙麦圈说:“‘一个人有三个爹’没有错,这个人是从外地过继给柳河村兄弟俩的,他不是有三个爹吗?”
    父亲和女儿成配偶一事,孙麦圈解释说,登记时因为很多人不写自己的姓“孙”字,直接写自己的名字,有一家闺女的第二个字是李字,他们认为是从外地嫁来的,把闺女当成了父亲的配偶。
    孙麦圈认为错误的责任不在孙德库一人身上。他说,有的人填表时自己填错了,有的是校对人员核对错了。他女儿的名字也错一个字,是印刷厂搞错的。
    【族谱风波】 胶着
    一方要重新集资印新版,一方要把有错族谱追回
    这么多错误,招来的是族人的激烈反对。
    族人认为,这本书是孙姓族人不和睦的根源,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应该收回。
    在族人的反对声中,2005年3月2日,“族务委员会”作出的“会议纪要”中说:“《孙氏族谱》在第一版印刷中有些仓促,在校对中不慎,书内出现差错,应该向孙氏族人赔礼道歉。族委们认为有错必纠,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纪要”中说,要重印《孙氏族谱》;原印发的第一版由得书族人自行处理,不要流传后世;编入人物卷的族人必须出资资助;凡资助100至499元的印上户主单人照片;资助500至999元的印上夫妇俩人照片;资助1000元以上的印上全家照片。
    这些族人认为,“原印发的第一版由得书族人自行处理”,这不等于还在社会上流传吗?他们不处理怎么办?另外,重印精装本向族人摊派增加负担。
    随后,孙氏族人153人签名,要求将400本族谱收回。《严重声明》中说:“在原族谱没有收回之前,我们本人及家属不让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编新的族谱。”
    就这样,两年多来,他们多次要求孙德库将族谱收回,但是,孙德库每每借故推辞。
    【族谱风波】 官司
    此类官司首次遇见 法官很伤脑筋
    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今年4月3日,孙风朝等12人把孙德库告上禹州市人民法院。
    他们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无条件收回400本《孙氏族谱》;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依法取缔“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
    6月6日,他们将原告增加至43人,法院没有准许。
    禹州市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至今没有开庭。
    据记者了解,此案让民一庭的法官很伤脑筋,原因是没有判例他们不敢判。另外,他们认为,原告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可以,要求收回族谱难执行,现在正做原告的工作,让他们撤诉。
    而原告认为,他们起诉的目的就是要把有错误的族谱收回,至于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可以不考虑。
    河南禹曦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鸿钧是原告的代理人,他说,被告也承认了因为自己的过错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法律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应严格依法。
    他说,这几年修族谱逐渐兴起,《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违背法律、社会公德、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被告修族谱时因为过失,使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受到侵害。应恢复原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而收回族谱就是恢复原状、消除影响。
    【族谱风波】 疑问
    这是修族谱还是搞宣传个人打击别人?
    “孙德库是借修撰族谱之机,宣传个人。族谱中有16张是与他有关的内容。”一位原告说。
    记者看到,《孙氏族谱》由孙氏族系考、孙氏嫡系相承表、族系孙氏家族人物、家庭伦理、民风民俗、附编等内容组成。封面上写有“编著孙德库”字样。里边的内容也显示他是“孙氏族谱编撰族务委员会”副主任和主编。
    书中配有孙德库本人以及孙德库夫妇俩的照片。还有其他人的彩色照片,这些是出钱较多的人。
    作者简介里介绍孙德库曾任职务和获得的政治荣誉,“其事迹已被编入许昌市的《名人录》、《河南省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书”。
    族谱中的《序》,肯定了孙德库的“奉献精神”。
    由禹州市一位名人写的《跋》中,对孙德库极尽赞美之词,说他“作风民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族谱第349页说:“寻根调查的经费由孙德库全家筹集,共支出4550元。”《编后记》中说,“孙德库为编写族史长途跋涉,脚板磨破,忍饥忍渴”。
    原告认为,族谱上刊登那么多人的照片和介绍个人的文章,不严肃。“这是修族谱,不是个人出书。”
    《编后记》中还说:“在搜集资料和编写过程中,遇到重重障碍,妄图使孙氏族谱再次搁浅,真够辣的啦!还有人说什么笔者自费调查是为了赚钱等,真使人心酸啊!浮云难蔽日,大河毕竟东流去。”
    他们认为,把“真够辣的啦”这样的语句写进族谱,是在报复别人。
    【族谱风波】 反思
    乱收钱、闹帮派、起纷争都是潜在负面因素
    据了解,编修族谱盛行于宋代和明清时期。解放后,修家谱不再被提倡。近几年,修续家谱渐热。
    专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续修家谱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和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续修家谱也会带来许多问题。
    柳河村村支书康凤霞说,以前孙姓族人和睦相处,族谱出来后,感情受到伤害的人与写族谱的人发生了矛盾,现在村里变得乱糟糟的,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媒体报道,在江西某县农村,某一宗氏为了举行体面的“开族大典”,要族人每人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有一村宗氏竟以“不出钱不是自家人”为由集资8万元,摆了200桌酒席,唱了3天大戏,增加了农民负担,导致部分村民不满。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在一些落后的偏远山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有些法律意识淡薄又心术不正的人,往往借着修撰家谱的机会,强化家族势力,张扬大户威严。他们傲视政府部门和其他弱势姓氏的群众,影响、干扰基层组织的民主政治建设。更有人借修续家谱之机,聚敛钱财,铺张浪费,势必引发诸多矛盾。
    文章最后说:“今天,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凝聚亲情’,还是寻找、显示个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途径很多。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的修家谱热,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一面,又不可忽视它带来的消极因素。续修家谱要审慎些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