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八字家训改变家庭命运 老人重修族谱盼家训传承

八字家训改变家庭命运 老人重修族谱盼家训传承
  从一路讨饭来青岛,到建起改变家庭命运的包子铺,在“勤俭忠孝,诚实乐善”的家训传承下 ,尽管包子铺早已不在,但至今说起那些往事,一些老人仍然会称赞着当年在南山市场的郭家包子。3月16日,记者来到郭泰利的家中,这位已是六旬的老人请朋友将八字的家训写了竖幅的毛笔字,一幅放在自己家里,一幅挂在儿子家里,希望这一家训能够传承下去。
讨饭来青做人重诚信
  郭泰利今年已经64岁,老家在莱西市武备镇,郭泰利介绍,早年老家比较穷,为了谋生,爷爷带着当年只有十七八岁的父亲从莱西老家来青岛谋生,一路上一边走一边讨饭,在来到青岛之后,爷爷和父亲就在码头扛大包赚钱。
  郭泰利说,他的爷爷早年在老家上过私塾,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从他记事开始,他就经常记着爷爷说起“勤俭忠孝,诚实乐善”这八个字的家训,特别是重视“诚”“实”,“前四个字是对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后四个字是对社会和他人的。”郭泰利说,这八个字的家训非常直白,就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生活都应当勤俭,做人要忠厚,对老人要孝,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要讲诚信、老实做人,心态要快乐,要行善事。
开包子铺全用好食材
  在郭泰利四五岁开始能记事时,家里的包子铺已经开了10多年的时间了,主要经营的是包子和水饺。“做包子的所有材料,购买的时候都非常严格。”郭泰利介绍,当时做包子的主要材料就是面粉、白菜、肉,由于包子铺的所有工作都是由自己家里的人完成,所以材料采购上爷爷要求的非常严,面粉都是购买的上好面粉,白菜用嫩的部分,已经不新鲜的部分从来都不肯用,肉也是到定点的地方买新鲜并且好位置的肉,包子全是手工制作,而且价格不贵,让现在的南山市场附近的郭家包子铺很快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生意蒸蒸日上,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诚实乐善”一直被郭泰利的爷爷坚持着,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爷爷每天5时许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大扫把打扫包子铺门前的路,不仅把自家打扫干净,还把周边邻居家门前的路都清扫干净,此时包子就蒸好了,爷爷就会站在大门口,吆喝一声,通过这一“叫卖”,来表示包子铺当天开始营业了。
勤俭传统不过度消费
  在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郭泰利也秉承着“勤俭忠孝,诚实乐善”的家训。郭泰利认为,“勤俭”并不是意味着要一味的节省,而是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注意功能性、实用性和必要性,以吃为例,当一个人过度消耗鱼、肉,身体必然会生病,然后再去医院治疗,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郭泰利的家里装饰虽不是很新,但是却非常整洁利索,爱好玩石头的他把家里收拾得别有一番韵味,而实际上,家中装修的很多材料,并不是特意去购买的。郭泰利介绍,当时他的家里和儿子的家里装修同步进行,儿子家中没有用完的材料,就搬到他家里,在洗手间里,他用剩下的瓷砖铺了地,而不够的地方,他就用戈壁石砌起来,反而显得错落有致。
重修族谱盼家训传承
  “家训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家庭基础上的一种思想道德教育。”郭泰利认为,传承下来的家训、家风,是一种家庭角度的道德教育,教育后代人应该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人、如何做事情,其中既有对个人家庭的一方面,也有个人对社会、他人的一方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个体的一种道德伦理教育,这些东西放在现今的社会中,仍然不过时,也有必要,如同家训家风一样,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东西非常侧重修身养性。
  出于对家训的重视,从2002年开始,郭泰利在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大力帮助下,他开始重修族谱,由于家族里的很多分支、很多人都早已离开祖籍,家族内的很多资料也损毁殆尽,他坦言在重修族谱时,无论是经济上还是身体上,都非常累,但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希望能传承下去,特别是年轻人更需要传承下去。”
  郭泰利的儿子今年38岁,对父亲重修族谱的事情也非常支持,而为了让儿子能够真正去感受、去接受家训,郭泰利在回老家走访、搜集资料时,都和儿子一同前往。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重新修好的族谱,在家训、格言等方面,郭泰利和家人们也按照现在社会的变化进行补充和修改,增加了比如“革除陋习”、“诚实守信”、“睦邻乡里”等内容。
  他的儿子现在在青岛一家单位当司机,在平时,郭泰利就通过字画,以及父子共同玩石头的爱好,向儿子传递“勤俭忠孝,诚实乐善”这八个字的精神含义,他还请了一位朋友写了竖幅的家训,他自己留下一幅,儿子家里挂了一幅,他希望这一家训能够传承下去,同时,还他送给儿子“慎起善终”四个字,希望他在开始做每一件事时,都能谨慎,并且把它做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