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祭祖又踏青 未必尽涕泪

祭祖又踏青 未必尽涕泪
  

  过了春分,清明将至。这是一个“细雨纷纷、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一个“杨柳飘飘、出城寻春”的时节。在半个世纪间,广州人“行清”习俗经历了许多变化,记者采访了三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和广府民俗专家,说风俗变迁,还“行清”原貌。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著名民俗专家、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告诉记者,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个节气,在传统节日中,清明又是个节庆。既是节庆又是时序,清明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双节合一”的日子。广州人习惯在清明时祭祖扫墓,叫做“拜山”,也称为“拜清”或者“行清”。
   南国春来早,广州人“行清”习俗源自中原,也和岭南的地域风俗相吻合。叶春生介绍道,例如清明吃甘蔗,北方就没有。此外广州百姓往往不过寒食,而好踏春。“在广州‘清明未必尽涕泪’。就是说清明祭祖时不一定要哭丧着脸,大家可以欢欢乐乐地既祭奠祖先,又踏青郊游。”
南国春来早,“行清”如郊游
   新中国成立以前只准男丁拜山扫墓,上世纪80年代后全家族男女老少、海外游子一同回乡相聚。
   “小时候拜山,跟着大人有吃有玩,相当于到白云山郊游。” 著名文博专家崔志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本地人,先人安葬在白云山附近,绕着麓湖走一圈,就拜完山了。70岁的海珠土华父老谭鉴洪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家族的祖坟都在今天的大学城岛上,“要租一条大船才能把全族30多个男丁一起载过去。”来自天河珠村望族的潘剑明回忆新中国成立前,担当海军将领的祖父更是骑马“行清”,敲锣打鼓,相当威风。
   “但无论是宗族祭祀还是家祭,都只有男丁能参与。”潘剑明的另一个身份是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他说,过去女人之所以不能去扫墓,是因为自古以来追求“男丁兴旺”的文化,“即使是出世不久的男婴,都会抱着去祭祖。”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女性也参与拜山了。“每次‘行清’都会动员全家族的男女老少,除了瞻仰先人、祈求吉利外,还带有聊天聚会、踏青郊游的色彩。”潘剑明说,他的曾祖父有7个儿子,到他这是第四代,整个潘氏家族已超过150人,每次“行清”都热闹非凡。两年前,95岁高龄的潘氏族人仍然从香港赶回广州拜山。“老人家觉得不拜山不孝,要拜家族才会兴旺。”
   广州人认为拜山是件喜庆事,每年清明拜山往往是一个家族最多人聚在一起、人最齐的时候。所以有句话是“有话留返拜山讲”,意思就是拜山肯定能相聚见面,而且在祖先面前,要说真话,说吉利的话。
祭品繁至简,鲜花寄追思
  祭品经历了“简至繁,繁至简”的过程:食品由自家准备变为饭店提供;纸质祭品有“元宝”,还有“车房”;更多人接受“无烟拜祭”。
   祭祖主要是纪念先人,表达孝道和感恩。广州人十分讲究意头,祭品方面也是如此。“行清”前一晚上,各家就要准备好寓意家族人丁兴旺的蒸包、白甘蔗、凤尾鱼、烧猪等祭品以及香烛、元宝和鞭炮等。“以前物质条件有限,很多人家买不起烧猪,就以一只烧鹅代替。当年我爸爸就会买一斤多烧肉。”谭鉴洪向记者回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谭家“行清”情况。
   “从上午8时多开始汇合乘船,9时多上岸,这时各个山头已经聚满了人。”谭叔家族30多人租船前往位于大学城的祖坟,先清除杂草,在坟头压上红纸,接着摆好祭品,点烛装香,开始祭拜,然后奠酒、烧“衣纸”,最后烧“元宝”和放鞭炮。
  “放完鞭炮,祭拜过祖先的食物就可以开吃了。”潘剑明尤其记得,这时也是比拼哪家媳妇手巧、哪家蒸饼最好吃的时候。
  随着征地迁坟和火葬推行,谭叔家族的先人也从山岭岗头搬进了村边的“福寿楼”。不需要扛着锄头翻山越岭,也不需要在家准备食品。拜祭过后,全家人把祭品带去饭店聚餐。“但没了郊外的新鲜空气,始终觉得味道不同了。”
  像大多数老广州人一样,崔志民也从去白云山改到银河园“行清”。10年前,火葬场的祭台还不多,拜祭的人在祭台前烧“衣纸”、“元宝”,也烧时兴的“车房”“电视”“冰箱”。“现在简化多了。”崔志民说,在无烟区,很多人家只带一束鲜花和两三样食品,点上几支香烛向先人拜祭。
太公分猪肉,教化育后人
   因“文革”被中断的宗族祭祀,后来逐渐在一些地区恢复。但在海珠区土华村,“太公分猪肉”由村舍分红代替。
   “和家祭不一样,宗族祭祀隆重多了,舞狮舞龙敲锣打鼓。拜过山后,村人到祠堂能分到核桃酥、白甘蔗,还有最重要的‘太公分猪肉’。”谭鉴洪回忆,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土华村每年清明的“拜太公”都是倾一村之力的。“虽然说‘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其实只有男丁能分到。50岁以上的老人家,还能另外分到一碗扣肉,意为‘敬老’。”
   “拜太公”仪式在“文革”时期中断,后逐渐在广州一些村落恢复。例如在天河新塘街沐陂村,潘氏始祖潘祯葬于此,广州11条村的潘姓子孙会一批批赶来祭祖。“但是在土华村,近十年都没有在祠堂公开进行‘太公分猪肉’了,而变成按股份提供‘行清经费’。”谭鉴洪感到惋惜,不是因为少了一份猪肉,而是少了原来“敬老”、“分享”的节日内涵。
  潘剑明也认为,清明节的意义不仅在于祭祀先人,还有教化后人。“每一年祭祖的时候,我们都会和家里的小孩讲潘氏家族的光荣史,祖先如何为国为民,如何艰辛创业。让他们更有承担意识,不负先辈期望。”
   曾着力保护白云山山坟的崔志民表示,“这些山坟很多时候就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地方志和家族史”。在清明期间,很多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都会回广州祭祖,这是华人游子联系故土、抒发家国情感的重要时节。
民俗词典
  择日:清明节后一个月内选择良辰吉日“行清”,多为周末。传统广州人一般不“行正清”也不提前“行清”。先人在三年内去世的有“新山不过社”的说法,即在春分前祭祀。清明成为假期后,“择日”少了讲究。
  烧猪:“行清”必备祭品。烧猪的皮呈红色,油腻腻的,“红皮赤,壮人丁”,意为家族人丁兴旺,身体健康。
  白甘蔗:“行清”必备祭品。甘蔗有节,意为“节节高”;一般有头有尾,意为家族一直繁荣。
  包子:“行清”必备祭品。在蒸制过程中,包子会从小面团“发”大,寓意家族壮大。
  凤尾鱼:“行清”祭品。凤尾鱼尾部散开,寓意开枝散叶。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