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有人寻根,有人寻找“钱”景

有人寻根,有人寻找“钱”景
  

    “我从四川来的”“我从广东来的”“我从江西来的”……今年4月,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簧墩村程氏后人祭祖大典上,天南海北的600多名程氏后人聚集到了一起。程琪锋就是其中一员,当天他航拍了这次盛况。而这样大规模的祭祖活动,除了先期修谱花费不少,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旅馆、饭店都赚了钱,也带动了文物保护。”黄山市社科联秘书长程景梁说。
每年新修百部家谱
  职业修谱师和专门的修谱公司,大大缩减了修家谱的时间。10月21日,记者来到了合肥市图书馆,该馆工作人员打开藏家谱的阅览室,里面家谱占了好几个书架,有的家谱被精心保存在香樟木盒里。“现在很多家族都认识到,家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修好家谱后,会赠送给我们一套,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参考。”该馆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接受了许氏、沈氏等数十个姓氏的家谱。“现在到图书馆查阅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他们回家修家谱,修成后又会赠送新家谱给图书馆。”省图书馆古籍部负责人表示,安徽黄山地区一名汪姓老人,曾背着干粮来到省图书馆查阅家谱。“我们觉得这老人家太可敬了,他来一趟实在不容易,就帮他复印材料。”这名工作人员说,去年这位老人又来了,手里还有一套厚厚的新家谱。
  据介绍,每年我省新修家谱约百部,而大部分都会捐赠给图书馆一份。
修次家谱要不少钱
  专业修谱师和家谱公司出现,方便别人寻根的同时,也能给自身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据一家修谱公司的负责人陈发周介绍,修订家谱这件事可以说开销相当大。“小家族估计要两三万,大家族就更多了。我印制100本宣纸线装书籍,最低都要8600元。可这100本线装书凑不成几套家谱,大家族的家谱有时候一套就几十本。”
  不仅是印刷费用,修家谱前期的花费也很大。记者查阅到安徽新修的沈氏宗谱,仅一家就捐款5万元,其余捐赠2万、1万的家庭,不计其数。从家族里成立筹备会到大型的家谱复印成功,大约需要几十万元。陈发周说,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修家谱,弄了几年都弄不成,家谱公司可以大大缩短修家谱的时间。
  除了合肥,记者发现,温州、杭州等都有专业的家谱公司,他们已经将家谱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寻根带动多个产业
  “寻根,一方面带来巨大的文化效益,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寻根还能为一个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黄山市社科联秘书长程景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但专业的修谱公司能够通过修谱做大做强,而且很多人凭家谱寻根本身,就能拉动经济。
  据介绍,我省作为一个家谱收藏大省,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家谱。据统计,仅徽州就有近1000部明清家谱。安徽全省的家谱,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徽州地区。“据我的调查,现在海内外的徽州汪氏后裔就有500万人之多,新安程氏后裔更达1200万以上,新安王姓后裔则更多。新安朱氏后裔在海外有百万之多,仅居住在韩国的就有十五万之多。”程景梁说,随着专业的修谱公司让重修家谱的速度加快,寻根的人越来越多。“寻根催生了一个特别重要的经济—寻根经济,它包括家谱产业、寻根旅游等。”程景梁说,今年全国各地程氏后人到簧墩参加祭祖大典,这不但让旅馆、饭店赚了钱,而且也带动了文物的保护事业。“程灵洗的古墓,就是程氏后裔出资100万修复的。”程景梁说,今年,一些企业家寻根之后,也打算投资近千万,修复“程氏统宗祠”,“这开启了黄山市利用民间资金保护徽州古民居的先河。”
专业修谱尚未兴盛
  “盛世修谱,现在出现重修家谱的风潮,是正常的。”程景梁说,但修谱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研究徽州文化的专家很多,但是系统研究、整理徽州宗族文化的专家还是凤毛麟角,现在修谱基本上还是一些年纪大一点、不是学者的爱好者在查找自己家族的资料。”程景梁表示,目前家谱的重修,大多数地方还是“各搞各的”。这样,大大影响家谱的质量。
  而修谱师庄高峰也表示,修谱风之下,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现象。例如一些修谱师在修谱中不尊重客观事实,张冠李戴,甚至硬把李鸿章、王羲之这些名人都说成是自己的祖先。“有一些企业老板看到别家轰轰烈烈重修家谱,自己也不甘示弱,而他们的家谱制作豪华,面子、排场也摆得非常大。”“我认为现在修谱师还没有成为一个普遍性的行业,在我国,修谱观念北方淡,南方浓。在南方比如福州、广东、台湾、香港,修谱意识非常浓,修谱行业也渐成气候。”庄高峰说,他期待修谱行业能在我省兴盛起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