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村民族谱藏八路军借条

村民族谱藏八路军借条
  

    据《潇湘晨报》报道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荷香桥镇居民周连池因以前是地主身份,一直不敢把70年前贺龙领导的军队打给他的一张借条公布于世。周连池去世后,他的儿子周炎光委托邻居吴佑元,希望通过有关部门鉴定这张借条的真实性。
族谱中发现八路军借条
  这是一张泛黄的借条,如果不是裱贴在一张纸上,估计早已破损不堪。借条上写明:“借爱国人士周连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元肆佰贰拾块、铜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龙。”立据时间是1945年3月,借款人“贺龙”,并盖有贺龙和名为陈菊生的印章。
  据周炎光称,土改时农会没收了周家所有财产,划为地主,而解放前周家一直保管周姓族谱,解放后族谱由本村村民周秋保保管。1980年周秋保死后,周连池才取回族谱,却一直不敢将借条公开,怕背上“反攻倒算”罪名,更怕条子被没收。直到1989年周连池病危临终前,才交代儿子“土中有一东西,到时你拿出来去中央”。
  父亲病故后,周炎光在自家土砖屋内挖了几遍,没找到什么东西。直到2003年在翻晒周氏族谱时,才发现双页封面中有一黑色东西,用刀片刮开,发现是一张八路军写给父亲的借条。后经隆回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的有关人员多方面初步调查了解,该字据上盖有陈菊生印章,很有可能是该字据的经办人和第三人。又经湖南省收藏协会咨询、鉴定、监制中心鉴定,该借条的纸张是解放前记账的契格纸,墨迹和印章都属于旧迹,但借条的真实性仍需对当时发生的情况作进一步认定。
贺龙部下认定借条属实
  为进一步准确核查认定该字据的真实性,2005年,周炎光委托邻居吴佑元进行调查。吴佑元怀揣这张借条,踏上了艰难求证与调查之路。他先后来到桑植县贺龙纪念馆、广东黄埔军校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等地寻找相关资料,虽然获取了一些信息,但是和该借条挂钩的证据少之又少。
  吴佑元又调查走访了该镇近百户70岁以上老人。不少老人记得,当时确实有部队路过周连池的家,不少邻居还帮助周连池操办过三天的大米,但是不知道是否与借条上的事有关。另外,不少老人听说这部队称呼为“十八军”。
  后来,吴佑元来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院、军事博物馆以及中日抗战纪念馆等单位进一步了解情况。相关资料显示,贺龙的部队的确曾在抗战时期南下湘江,建立以衡山为中心的根据地。资料还显示,陈菊生为贺龙部下粮草官,解放后任襄南军分区参谋长。
  2014年,吴佑元到四川出差,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介绍向轩的报道。报道称,向轩7岁参军,9岁长征,被解放军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最小的红军,目前在成都警备区石马巷离职干部休养所。最令吴佑元兴奋的是,向轩参军期间一直在贺龙部队。
  2014年11月29日,吴佑元终于根据新闻报道找到向轩。向轩证实,他本人1933年参军,一直在贺龙部队,抗日期间(1945年)有贺龙部队廖汉生、贺炳炎路过湖南宝庆(邵阳市旧称),陈菊生是当时该部队后勤部长,该借条系陈菊生经办,以贺龙首长名义立字据,借条属实。
  经过近10年的努力,70年前的一张借条的证据链已初步形成。吴佑元分析认为,这张借条的真实性可靠,他还想进一步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和认可,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周家一定经济补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