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初一凌晨焚香不许睡觉守家谱

初一凌晨焚香不许睡觉守家谱
  

     在今天,春节是快乐团圆的日子,在过去,穷人家既期待过年,又怕过年。过年就是穷人家的“关”—欠的外债要在这个时候还,还需另外的钱来张罗买极为有限的年货。
  用如今已经是95岁的韩贵堂老人的话说,就是“富人家能买好几车的鞭炮,放出来的纸屑都有好几寸厚,像我们穷人家就只能买几挂小鞭,放完了就跑去看富人家放。”他回忆,虽然过年是个关,但一些关于年的习俗却在人们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腊月廿三祭灶,
  女人不能参加
  在上个世纪早期,每年一到腊月廿三,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过年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准备各种食品。
  有一年父亲年底赌输了工钱,韩家的年货都成了难题。“那一年最后是姥姥听说后给我家送的年货,她提着小箩筐,装四斤白面,二斤多猪肉,几块年糕,冒着腊月的北风送来我们家。姥姥缠着脚,走路费劲,进门时被冻得打哆嗦。妈妈看到姥姥眼圈就湿了。”韩老回忆说。
  除了开始准备食物,小年这一天之所以是年的开始,还因为有一系列的仪式,第一样就是“祭灶”。过去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韩老回忆:“小时候祭灶的仪式是不能有家里的女人参加的,我就跟在大人旁边,对灶上的灶王像说‘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除夕祭祖,
  朝四方磕头迎财神
  “祭祖是过年最重要的习俗啦。”祭祀几乎是贯穿春节的部分,以希冀祖先带来吉祥。
  “在除夕那天的午夜,我跟父亲将准备好的杏木劈柴和火盆在门前‘发火’,火光在黑夜中把整个院都照亮了,据说火越旺来年日子过得越火红,我跟着父亲在火光照耀下向四方叩头,迎接四方的财神。”祭祀结束,便是在鞭炮声中的辞旧迎新。
  初一凌晨焚香,
  不许睡觉守家谱
  “那时爸爸没钱买太多鞭炮,听谁家放鞭炮,我就提一个小纸灯笼,去拾小鞭。那时候放风筝,打冰拳,可快乐了。”韩老回忆,“等午夜吃完了饺子到了初一凌晨,爸爸就给我一些小鞭和花生,不让我睡觉,叫我守家谱,要通宵焚香,通宵明灯,以示对祖宗虔诚和崇敬。我就坐在家谱前,守灯焚香。爸爸妈妈看得到我能这样做非常欣慰。”
  韩贵堂老人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时会和妈妈坐在土炕上围着火盆听故事。“妈妈说家里有个亲戚,种老财主的地,到了秋天歉收交不上粮,到了大年三十被逼得躲开不敢回家过年。我记得妈妈说:‘我们虽然穷,但是全家还能团圆在一起过个年,我们虽然穷,但车到山前必有路’。”
  “车到山前必有路”,韩老说,母亲一句朴素的话表明了旧时候穷苦人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光流转,快一个世纪之后,95岁的韩老和他的40个子孙即将迎接来又一个春节,好酒好肉早就备好了,给小辈们的红包也早已写下祝福,富足的生活从年的变迁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