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看新闻资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江西革命老区的蜕变新生: 筑起“金屋顶” 笑迎八方客

江西革命老区的蜕变新生: 筑起“金屋顶” 笑迎八方客

80年,弹指一挥间。

长征,这个光荣又悲壮的名字,被牢牢镌刻在历史上;长征精神,也在不断昭示和激励着后人。

近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全国新闻媒体“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长征出发地——江西瑞金启动。在为期三天半的时间里,记者走过瑞金、于都、赣州三个典型的革命老区。在“长征之源”这片红色沃土上,通过产业扶贫,老区人民正逐渐脱下贫困的帽子,实现华丽转身。

从红色圣土到扶贫攻坚,江西赣州再一次扛起了历史的重担。

赣州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和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这里三面环山、自然风光险峻;受制于地理条件与人口的双重压力,赣州成为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所有人免于贫困,是革命老区一道必须解出的难题。筑起“金屋顶”,圆了一个致富梦,种下“摇钱树”,带出一个产业村,产业扶贫正照亮出一条小康路。

搬出土坯房 筑起“金屋顶”

在于都县罗坳镇大桥古嶂移民新村143栋楼房的屋顶上,统一安装着5000瓦光伏发电板,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其中一栋楼房里住着陈佛生一家人。63岁的他在深山里的土坯房里住了大半辈子,一家人7口人靠着3亩多地的粮食勉强维持生计,一年下来,全家人的收入仅有三千多元。陈佛生也曾离家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当保安贴补家用,然而,一场疾病又把这个家庭瞬间打回了“原形”。因为贫穷,当时年过30岁的儿子仍未娶妻生子,陈佛生为此天天眉头紧锁。

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份被陈佛生形容为“春雨”一样的文件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大桥古嶂移民新村里,143栋整齐崭新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陈佛生成为第一批“幸运儿”入住。自此之后,陈佛生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在宽敞明亮的小洋房里,陈佛生家里“双喜临门”:儿子娶了媳妇、自己抱上了孙女。此外,儿子的工作也有了眉目。经过招工培训,被4公里外工业园区中的一家公司录取,一个月的收入几乎是过去一年的收入总和。三世同堂的陈佛生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据罗坳镇党委书记谢荣生介绍,罗坳镇大桥村古嶂片区距镇政府25公里,地势险峻,交通极其不便,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条3米半宽的盘山公路。6个村小组共有近70%的村民居住在土坯房里,是典型的贫困村落集中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都非常恶劣,人均受教育只有5.9年,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7亩,半数以上村民家庭贫困。

 “依靠补贴的5年无息贷款,让每个村民都能圆了自己的‘宜居梦’。”谢荣生说,搬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还要让村民们“富得起”。

光伏扶贫给这些贫困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据统计,每户村民的年发电量为6500度左右,按照1.18元的收购价计算,仅此一项,每户村民能就能增收5000元以上,脱贫变得触手可及。

大桥古嶂的新貌只是赣州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目前,赣州市有8个县(区)已启动光伏扶贫工程建设,初步统计已有2664户贫困家庭建成户用电站,158个贫困村建成村级电站,总装机约18.56兆瓦,总投资1.405亿元。

住进真“华屋” 撬动旅游大产业

与大桥古嶂移民新村不同的是,瑞金叶坪乡华屋村正在用旅游和产业让村民走上致富路。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催生了“红+绿”的扶贫模式。

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华屋建起66套新房。当地政府还组织发动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山上种油茶、田间种蔬菜、荒坡地养蜜蜂、房前屋后养土鸡”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整个华屋村种植油茶300亩、毛竹2000亩、大棚果蔬203亩、养殖中蜂140箱,实现年产值460万元。

除此之外,村里还新建了红军烈士林纪念园、登山游步道、社区服务中心、村史馆等设施,文化休闲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

提起过去的华屋,村民们指着一条路之隔的土坯房直摇头。“土坯房是特意保留下来的,希望华屋后代不要忘本。同时,它们也可以作为红色旅游的景点供游客参观。”黄沙村党支部书记黄日生说。

华屋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在苏区时期,华屋村的43户家庭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17位华氏兄弟在参军前夕,每人在后山在下了一颗松树,表达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解放后,“17棵树”的故事被后人世代相传。

然而,华屋却长期处在和其荣耀不相匹配的贫困之中。

四年前,119户462人的华屋就有五保户、低保户等各类贫困人员59户212人,分别约占总户数的49.6%、总人口的45.8%,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这里调研时,被这里的生活状况深深震撼:整个村庄没有小车、空调、燃气灶和太阳能,还有72户没有摩托车,83户没有电饭煲,90户没有电视机。

村民华小平说,2013年以前,一家六口人只能挤在20多平米的土坯房里,下雨天望着屋顶担惊受怕。虽然华屋人一直秉承着客家人的热情好客,但家徒四壁的环境实在很难留下客人。自从华屋成立了乡村旅游发展公司之后,华屋人接待客人有了底气。目前,共有37户农户入股,共装修了120个借贷用房,政府还对接待用房装修给予5000元/间的补助,剩余部分由旅游发展公司兜底,也就是说,农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开起一家“家庭小旅馆”。

而旅游产业目前正成为瑞金的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全年瑞金接待游客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亿元,约占GDP的1/6。22.5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大部分是靠红色旅游贡献的。

57岁的华小平站在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新房旁边,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新闻